27
9 月
空置用地 – 有待發展?
–
–
空置用地 – 有待發展?
香港是沒有土地發展? 或是有地但沒有發展? 根據發展局數據,截至2020年香港有1283幅空置用地。如何妥善使用空置用地成為城市發展的必要課題。間築社總幹事游嘉樂先生(Frank)早前接受鏗鏘集訪問,就有關空置用地議題發表看法及探討土地規劃。
首先,就空置政府用地而言,以公民村(又稱為摩星嶺平房區)為例,建於1952年,當時為安置受石硤尾大火影響的災民而興建,最終於2002年拆卸。拆卸後一直空置荒廢至今,20年過去,地皮沒有任何發展及復修,如同廢墟一般。除了公民村地皮外,寶馬山道有一塊接近三十公頃的空地(HKE003),面積相當於一個半維園,但同樣處於丟空狀況。根據地政總署網頁顯示,此地皮可供申請為非牟利社區用途,可以以機構名義申請,但過往的經驗來看,一般很難獲批。
其次,如何重用空置校舍也是解決地荒的方法。隨著人口下降,不少學校停辦後校舍被荒廢,就一般情況而言,空置校舍的重用性較高,因所需的維修費及時間較少,但空置校舍的最新數字較五年前審計報告多近三成,情況並沒有改善。
以一所在觀塘的空置校舍為例,隨著學生移遷至新校舍後,校舍自此長期丟空,荒廢了接近十年。早於2017年已有機構建議將校舍改建為過渡性房屋,讓正在輪候公屋的劏房居民居住,估計可供100個四人家庭入住,校舍內的活動室及操場可作休憩空間,減少改建時間,可惜建議一直沒有獲署方接納。期間也有不少活用申請及計劃同樣告吹,令校舍空置至今。
間築社建議當局簡易申請程序,讓更多機構可以使用空置用地,善用已開發的土地資源。同時希望政府能積極回應坊間訴求,改建更多過渡性房屋,舒緩住屋需求。
如想了解更多詳情,可以瀏覽以下網頁:
